首页» 北医情»

奋斗塞外赤子心 报效母校培育情
发布日期:2012-11-16 浏览次数: 字号:[ ]

  ——北京医学院卫59级赴疆同学恭贺母校百年庆典专文

  楔 子

  2012年是母校北京医学院建校100周年,回首往事,思绪万千,难抑心情的澎湃。遥想当年,我们同窗六载的24位同学,在“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口号的召唤下,于1965年10月初,由王连方带队,集体乘坐火车开赴新疆。火车过了嘉峪关后,从车窗向外一眼望去,满目苍凉,除了戈壁滩,再没有任何建筑,未见过一棵树、一棵草、一片绿。大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了四天四夜,终于到达了乌鲁木齐。

  初到乌市,感觉好似到了“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穿着各异,市面通用的度量衡单位是公斤、公尺、公里,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新奇、未知,那些异样的风俗民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24位同学集体住在新华南路的自治区干部招待所等待分配,早晨起床后,站在招待所门口,向远处望去,毫无遮拦,满是戈壁的河坝中,骆驼昂首拉着大木轮水车,缓缓行进,还不时传来高亢的用民族语言喊出的“号子声”;再远眺去,是建在高高山梁上的火车站,眼前一片空旷,凉风扑面而来,心情难以形容。

  住进干部招待所的第二天,北医的老校友们便在自治区地方病研究所的一个俄罗斯风格的小楼内召开了“欢迎会”,由前两届的师哥师姐们向我们介绍新疆的工作、生活情况、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会上,我们品尝了新疆的特产:哈密瓜、无核葡萄、杏干、巴达木、白兰瓜等,十分丰盛。在交谈中,我们得知这是北医的传统,每年都由上届来疆的校友组织聚会活动,欢迎分配来疆的新校友,这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定,也是不同于其它院校的独特点,充分体现了北医团结、友爱、忠诚、淳朴的优良校风。一个星期后,自治区人事局来员宣布了分配方案,24名同学就像撒胡椒面一样分到约占全国总面积1/6广袤的新疆大地。同学们很争气,都坚决地服从了分配,一一惜别后,分别再坐长途汽车出发,到自己的单位报到,更漫长的路在等待着他们……

  “朝如青丝,暮如雪”,转眼之间,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分往新疆的每位同学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愧于自己的诺言,无愧于中国人的良知,无愧于母校的培育。“平凡镌刻永恒”,在我们的人生岁月中,不断展现出令人炫目的斑斓光彩,每个人在这壮丽的建设祖国的事业册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世间动是绝对的”,我们也不例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一个最适合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无可厚非。来疆的24位同学中,已有10位重返内地,他们已经把人生最好的青春留给了新疆,也留下了友情和沉甸甸的收获。目前在疆的15人中,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者达到4人(王连方、金根源、叶瑞玉、蒋洪生),2位已英年早逝,他们为新疆的卫生事业做到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

  分配到条件最为艰苦的南疆共有六位同学,他们是孙汝忠、文颖、陈春娴、蒋洪生、俞效越和杨燕生,他们从乌鲁木齐要坐七天的长途汽车才能抵达喀什;再从喀什坐三天的汽车才能到达和田,可见路途之遥远,生活之艰辛了。分配到北疆工作的同学有六位,他们是:黄亦芬、乌正赉、李洪俊、张淑蓉、朱铉、孙广兴。分配到乌鲁木齐地区工作的同学有十二位,他们是王连方、叶瑞玉、金根源、黄毓邦、李义和、张远志、马勇、郑毓璋、段达京、段文钧、穆国雄、章俊德。三年后(于1968年),徐臻荣也分配来疆,去北疆工作。

         可爱的效越和燕生

  俞效越、杨燕生分配到了中国版图的最西端——民族气息浓厚、宗教色彩突出的喀什,他们从乌鲁木齐要坐七天的长途汽车才能抵达喀什。俞效越被分配到喀什流行病防治所工作,杨燕生到喀什卫生学校任教,他们从事的都是平凡的基层工作,一干就是十八年。十八年来,效越每年的三月到九月都要下乡搞“二号病”的防疫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下乡还要带上炊具,自己做饭;到了冬季,当地以玉米为主食的少数民族同胞常有癞皮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当地的劳动生产力,于是效越在寒冷的冬季还要参加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卫生研究所牵头组织的癞皮病的调查防治工作。经过三年的艰辛工作,终于找到了癞皮病的发病原因,探索出一条治疗和预防的途径,该这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卫生研究所牵头的项目还荣获首届全国科技大会二等奖。喀什地区麻风病人较多,他们多居住在边远高寒荒野之处,为了开展防治工作,效越和同事们登上过喀拉昆仑山,爬上过海拔四千米的冰大板,经常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最窄的山路只有一脚之宽;有时还露宿在山上,吃的是上山时带的馕,抓把雪代水是家常便饭……他们用艰辛换来了麻风病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效越主要负责食品卫生及标本检验工作,不但建立了各种食品行业的档案,并建立了食品样品的检验程序,为喀什地区的食品卫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还成功地处理了一起食品冷库被口蹄疫污染猪肉的事故,避免了口蹄疫的流行,保障了人身安全,减少了经济损失。

  杨燕生在喀什卫生学校工作,先后担任医士班、护士班的卫生学、流行病学及传染病学的教学。为了充实喀什地区的卫生防疫队伍,同俞效越协作,共同完成了喀什地区首届三年制公共卫生班的代教任务,培养了当地第一批公卫专业的中专人才。除了担任专业课的教学外,还兼任班主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从一个试管都没有的情况下起步,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建立起了可以开展环境卫生、劳动卫生、食品卫生工作的规范实验室。由于她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非凡高尚的人品师德,因而深受各族师生的赞誉和爱戴,实现了她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诺言。回到江苏省淮安市后,俞效越和杨燕生均在防疫站负责食品卫生工作。燕生还经常为卫校代课,在教学过程中提高理论水平,从而指导实际工作。在她培养的学生中,无论是在喀什,还是在淮安,大多已是业务骨干或部门领导,对她来说实是莫大的慰藉。1989年,燕生参加了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内容广泛,后来调查成果后来由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康奈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中国膳食生活方式与死亡率——六十五个县的调查研究),对指导今后的工作,有重要意义。这项成果也荣获全国科技大会二等奖,毋庸置疑,同样凝聚着燕生的心血和汗水。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文颖

  文颖,一个出生在上海,喝黄浦江水长大的姑娘,从乌鲁木齐坐上长途汽车,经过三天的颠簸,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去流行病防治所报到。尚未来得及打开行李,便得知发生了布氏杆菌病疫情,她毅然请命前往疫点巴州种畜场,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工作,疫情得到了控制,得到了各族群众及同事的称赞:“上海阿拉,北京来的托克托尔(维语大夫之意),好样的”。

  六十年代的巴州经济落后,各种传染病肆虐,文颖每年大部分时间要下乡,很快便熟悉和掌握了很多疾病防治本领,是个地道的“全科医生”。当时巴州的劳动卫生工作是个空白,文颖又着手全面规划巴州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先后奔波于十余个工厂、矿山,开展苯作业调查和尘肺调查,为以后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她在轮台县的阳霞煤矿作调查时,多次下矿井,了解工人的工作条件,深深感受为他们的淳朴和艰辛而感动,更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工作更为勤奋努力,她在自治区矽肺诊断小组的配合和指导下,很快确诊了多例矽肺病人;由于文颖是下矿唯一的女医生,因此矿上的妇女都愿意找她看病,更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最让人难忘的是去青海省的茫崖石棉矿(新疆代管)进行“职业病危害调查”,一路风砂骤起,天昏地暗,被狂风卷起的石子不断击打着汽车的挡风玻璃,汽车在盘山路上一圈又一圈地爬坡,令人心悸不迭,加上戈壁滩的酷暑炎热,更令人难熬。到了海拔三千多米的茫崖石棉矿后,高山反应十分强烈,走路气喘吁吁,头更是疼得像炸开一样,到达现场以后,文颖和她的同事们坚持开展细致的调查工作,确诊了一些石棉肺患者,并为劳动条件的改善及职业病患者的治疗,提出了宝贵的方案。

  就这样,文颖默默地在新疆工作了12年,把青春岁月留给了她的第二故乡,后调四川沪州医学院卫生系任教,不惑之年才回到上海,调入在上海市闸北区卫生防疫站工作。已经具有高级职称的她,虽已步入古稀之年,并没有感叹自己生不逢辰,仍是无怨无悔,淡泊名利,老实做人,勤奋耕耘,将母校校长胡传揆教授作为心中的楷模,至今仍工作在自己钟爱的岗位上,实践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诺言。

在艰苦中成长的蒋洪生

  蒋洪生同学从乌鲁木齐坐长途汽车颠簸了十天后,才到了中国版图的西南端——和田。和田是边、少、穷地区,经济落后,自然环境差,素有“和田不算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之说;同时,和田又是多种传染病肆虐的高发区,主要有鼠疫、霍乱、麻疹、肝炎、伤寒、白喉、流脑、结核等,当时地方性甲状腺肿、头癣、性病患者之多也是全国之最。洪生到和田后的首要任务是参加巡回医疗队,进行防病治病。他和同事经常深入昆仑山和塔里木盆地的农村牧区,背着行装和器械,走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趟过着湍急冰冷刺骨的河水,冬天大雪纷飞,两脚冻得麻木;就着雪啃着干馕,已更是常事,但他从不诉苦,不抱怨。1979年,当时为之灭绝的志贺氏Ⅰ型菌痢在和田爆发流行,连续三年,发病累计十余万人,由于麻疹也同时流行,病死率极高,导致当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洪生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始终工作在第一线。1986年至1989年,和田地区又暴发戊型肝炎流行,发病累计十余万人,震撼了全疆,惊动了中央。洪生率领单位的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田间地头、患者家里及各个医疗点,夜以继日地进行防治工作。他把繁杂的防病措施和知识归纳为易懂易记易操作的“十要十不要”,在整个疫区推广,收到了较很好的效果。

  三十五年来,洪生全身心地扑在防病工作中,无怨无悔,在工作中遇到的千辛万苦一言难尽,根本无暇顾及家中年幼的孩子,就连妻子多次因病住院都顾不上照看;洪生母亲病逝时,作为地区防疫站站长的他,正在疫区指挥防疫工作,也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这在为之奋斗一生的和田地区传为佳话,受到各族群众的赞扬。期间,他曾多次婉言谢绝了执友、同学为他调离和田的建议,一如既往地扎根他的第二故乡——和田。他为人正直,从不张扬,做事认真,坚持原则,工作业绩卓著,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家、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如今的和田地区,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农村的改水工程基本完成,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现在天花消灭了,斑疹伤寒、粗皮病不见了,地方性甲状腺肿、头癣、白喉、百日咳等一些流行性病与传染病已基本得到控制,最难防治的肠道传染病不再流行,和田地区的卫生防疫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惊人的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洪生及他领导的“团队”三十五年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为和田各族人民默默奉献的结果。

   在困难中磨练出钢铁意志的乌正赉

  乌正赉被分配在塔城地区卫生防疫站工作,塔城属于高寒地区,工作生活条件之艰苦,是众所周知的,他却从中得到了锻炼,磨砺了意志。后来他考入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调入新疆医学院从事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学院教务处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时,学生们一致反映,他是最满意的老师,1983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后,在曾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所进修,一年后调往协和医科大学工作,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护理专业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讲授“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资料的计算机多因素分析”等课程。晋升教授后,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系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国际交流处处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分会传染病流行病学学组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国医师学会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委员,同时兼任《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副总编辑、《首都公共卫生》副主编、《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循证医学》编委,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委,后应聘担任美国杜兰大学公共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护理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获上海市卫生局医学科技贡献三等奖, 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二等奖,2005年获中华医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称号,次年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现已发表学术论文及文章208篇,参加过21本书的编写及11本英文专著的翻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8名。多么简单的数字,但这里面却凝聚着他的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为乌正赉取得的辉煌业绩而高兴、自豪和骄傲。同时感叹“明明是个小提琴手,硬要他去敲鼓”,严酷的社会现实折射出乐队指挥者的低下素养,难道不应该进行反思和自责吗?

  执著追求万完美的叶瑞玉

  叶瑞玉同学为了实现青春年少时的梦想,同她相知相爱的同学金根源同学,从江南鱼米之乡来到了广袤的新疆。他们都分配到了自治区流行病研究所工作,金根源从事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研究工作,直至终生。叶瑞玉先从事布病的防治,后又介入生物制品鉴定、鼠疫媒介的研究,但她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认真、执著,追求完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乐观进取的精神。她从事布病的治疗工作时,须常年去草原牧区,在蒙古包里为患者治病,如遇到一些常见病或危重病人,得立即进行治疗或抢救。一次遇到牧民孕妇难产,她又要边接生处理产妇的胎盘剥离,又要边对婴儿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产妇的胎盘剥离,真是个地道的“全科医生”。同时,她还要还积极培训赤脚医生,在教他们怎样做布病皮试时,因在自己的前臂上作皮试,才意外地发现自己已感染了布病。

  1972年,她调到生物制品研究室,负责生化鉴定工作,五年如一日,经她鉴定过的200余批次生物制品,在五年多的临床使用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1979年她又调鼠疫室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新疆蜱螨区系及医学意义”和“蚤类的种间杂交及其分类学意义”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为了科研课题的完成,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如搞蜱螨区系调查,就免不了被牲口顶伤、被狗咬伤、被蜱叮咬,至今她左额处及小腿仍留有伤痕;就这样,她历经八年,走遍了天山南北,共采集蜱、革螨、恙螨近4万只,初步搞清了新疆的蜱螨种类、分布数量,以及它们与疾病的关系;公开发表蜱的国内新记录4种,革螨新种12种,新记录11种。从事跳蚤的研究,就得到野外捕老鼠,贪黑起早,非常艰苦。这八年间,瑞玉每年要在野外工作四个月左右,天山南北、草原戈壁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为了研究跳蚤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她在自己身上作叮吸人血的实验,先后做过黄鼠蚤等十几种蚤类的叮吸。她对蚤类的研究,已进入“着迷”的执著状态,难怪她的女儿也说:“妈妈见了跳蚤就两眼发光,跳蚤比我们还重要。”她所做的蚤类种间杂交试验及跳蚤幼期的研究也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荣获自治区科学进步三等奖,并在“第20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及“海峡两岸昆虫学会对口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

  《新疆蚤目誌》是全国第一部地方蚤目誌,是瑞玉在显微镜下绘制了大量的图片组成的。此外,她制作了一部跳蚤变态过程的显微录像,展示了跳蚤从卵孵化出幼虫,幼虫化为蛹,蛹羽化为成虫的整个过程。这部录像目前在世界上是首创,在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上交流放映后,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大会主持人美国Rust教授会后立即要求拷贝。谁知这个录像背后隐匿的艰辛,为了尽快完成蚤类变态过程的观察和显微录像的拍摄,她把显微镜搬回家里,整夜观察;因温度太低,蚤类变态不能正常进行,她就把装有幼虫的平皿放在腋下,用体温促其变态;晚上就把平皿放在被窝里,以维持温度;因空气太干燥会影响变态,她就不停的向平皿中哈气,以增加湿度……就这样,完成了“蚤类的虫态变化”的显微录像。她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引证。为了表彰她在蚤类研究中所做出的贡献,研究人员以她的姓氏命名了她发现的一个新蚤种——叶氏蠕形蚤。

  尔今她恪守的信念与梦想业已成真,无私奉献,业绩斐然,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合著出版《新疆蚤目誌》、《新疆蜱类誌》、《弓形虫病防治手册》、《鼠疫监控机构啮齿动物及其外寄生物野外研究方法》、《新疆人兽共染病文集》等专著和文集,多次荣获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宁肯透支生命的金根源

  人们都知道乌鲁木齐的夏天是舒适的,再热的天晚上也要盖上被子睡觉,可是金根源同学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一舒适的福分,因为每年这个时节他已经都在农村、牧区进行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十几年里,天山南北,草原牧区都留了他的足迹。由于他工作认真,专业技术好,待人热情,成为草原上最受欢迎的人,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他“阿勒屯巴依”(金子般的医生)。下去巡诊,遇上什么病都得医治,从拔牙到接生,危急时刻在蒙古包里做阑尾切除,在县医院做肝包虫切除术。就像新疆日报报道的那样:有一年在一个月中他竟然做了46例手术,多大的工作量!令人难忘的是一次他在尼勒克山区巡诊,途中被拦住去看一位难产产妇,家人以为是死胎了儿已死,只求保住产妇生命。经他检查发现胎儿仍活着,就为产妇做了接生手术,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了,刚作阿爸的牧民汤斯巴耶含着幸福和感激的泪花,为孩子起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阿勒屯巴依”。

  几十年如一日,金根源同学把全部的心血都注入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在新疆布病的分佈、感染程度、菌种特征、致病机理和防治措施等诸多方面,都获得了突破进展,成为新疆布病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为基层专业人员的培训做了大量工作,为和基层的机构建设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作了大量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进展。通过他和全疆同仁们的奋斗,布病在新疆已得到有效控制,感染率、发病率已大幅降低。

  除了从事布病的防治和科研外,从1989年起,他又承担了自治区卫生厅的重大科研项目“新疆人畜弓形体病调查及病原学研究”课题的任务,先后对12个地州、48个县市及农牧团场的1.8万余人和2万头(只)动物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掌握了本病在新疆的地理分佈、感染强度、传播因素、疫情动态及对人畜造成的危害等基础资料,同时绘制了“新疆弓形虫病感染分佈图”,并于1989年12月,首次从病猪体内分离出新疆第一株弓形虫;两年后,以病原分离方法确诊了新疆首例人弓形虫病病例,同时开展了本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新疆首例人株弓形虫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该株的获得丰富了我国弓形虫株库的内容。在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因子以及易感人群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多次荣获自治区科学进步奖、优秀科技奖。由于他的工作业绩突出,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编和参编了《实用布鲁氏菌病学》、《弓形虫病防治手册》、《中国人畜狂犬病》、《新疆人兽共染病文集》、《布鲁氏菌及耶尔森氏菌研究进展》、《单克隆抗体和布鲁氏菌病学》等专著七部,还编写了《免疫学基础》讲义等六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弓形虫病防治手册》就是他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以惊人的毅力完成的。他从不逐名趋利,一心扑在事业上,多次放弃回上海工作的机会,。由于他孜孜不倦、呕心沥血、长期超负荷工作,致使英年早逝,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为之奋斗33年的工作岗位,我们为之痛心和惋惜,同时为他恪守的“宁肯透支生命,也不拖欠使命”的信念而自豪和骄傲。

  苦心追求理想的王连方

  新疆是世界有名的碘缺乏重病区,又是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的重病区。严重的地方病影响着各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民族繁荣。王连方同学立志为各族人民造福,决心投入到碘缺乏、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中,而且始终如一,一干就是40年,精神可佳。

  早在46年前,他和同事在阿克苏盐场,利用当地生产的岩盐,研制生产了南疆有史以来第一批加碘盐。随即又针对碘的不稳定性而易形成“碘丢失”问题,边生产边实验研究,终于1978年研究成功世界上首项通用于各种加碘食盐的“加碘盐全能定性法”,并在实验室制成碘脂肪酸纳,通过动物试验证实,口服碘油主要以碘脂肪酸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中。同年,在过去认为绝对缺碘的新疆,却发现了高碘性甲状腺肿,为了找到合适的水源,他和他的同事们,穿越戈壁沙漠,走遍了北疆的山山水水,终于在平原水库周围及旧河床区,为地方病病区找到了可供改水用的水源地,这些改水工程一直使用到现在,并纠正了过去认为新疆缺碘是由于距海洋太远的学说,进一步确认了中生代以后古海浸对新疆碘缺乏病病区形成的意义。1975年,王连方确认了新疆第一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随即开展了氟中毒的调查和防治研究。1980年,他又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并对地方性砷中毒开展了定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在科研工作中,他还完成了“砷与巯基的关系”、“除氟器具及新型除氟剂”、“降茶水氟及砷致肿瘤作用”等的研究”,提出肿瘤的预防应从年轻准父母做起的新理念。

  工夫不负有心人。四十年来,由于王连方的执著和不懈的努力,对地方病的防治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发表论文150篇,其中6篇获优秀论文奖;取得厅、地、自治区及国家级科研成果14项,其中获奖成果10项,获发明专利1项;相继出版《地方性砷中毒与乌脚病》、《王连方医学文选》等著作5部,丰富了地方病防治研究宝库的内容。由于成绩卓著,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先后荣获新疆流行病研究所、新疆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中央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及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不同级别的奖励20余次;先后受聘于中央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地方性氟中毒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国氟研究协会副会长、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理事等。

  放在哪里都发光的穆国雄和章俊德

  国雄和俊德被分配到乌鲁木齐县防疫站工作,当时防疫站只有编制没有人员,是个空壳,他们两人报到后就参加了县社教团组织的农场社教。一年后,“文革”开始了,各单位都不正常上班,但他们不愿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人间的是是非非无谓的争斗上,毅然在县委大院看起门诊来,或后来又背着药箱下乡巡回医疗,他俩走遍了全县的各公社、大队和牧场,为各族农牧民诊治疾病,为各公社卫生院培训基层医护人员和赤脚医生,深受各族群众的好评和基层医护人员的赞誉。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一是受“一切为了各族人民健康”的思想驱使,二是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正如原北医党委书记彭瑞聪所说:“1959年北医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招收的学生是优中选优,医疗系、卫生系学制延长至六年……两个系基础课、临床课完全相同,只是最后一年才为卫生系开设了卫生专业课,因此,即使是卫生系毕业生对临床工作,也都能够胜任,并做出好的成绩”。他们日以继夜的工作,年复一年,为乌鲁木齐县建立健全了医疗保健网,方便了群众就诊,使医院管理也更加有序。穆国雄同学在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各进修外科一年后,即参加了县医院的复建工作,医院从无到有,基本成型,他被任命为院长兼外科主任,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乌鲁木齐县人民医院成为自治区三分之一重点县医院之一。由于他工作业绩卓著,管理有方,专业技术精湛,同年被评为自治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章俊德同学在新疆医学院进修了传染科和内科后,回县医院内科工作,期间参加了“高血压病的回顾性调查”,其中涉及流行病学的内容,她分析得有点滴不漏,受到各方好评。

  1984年,他们两位在把人生最美好的岁月留给了新疆后,调泰州市工作,穆国雄任泰州市中医院外科主任,章俊德调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后任物理诊断科主任。由于二位一如既往地认真和执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又都取得可喜成绩,国雄于1989年被授予泰州市劳动模范称号,两年后又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我们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自豪,为他们对人生的选择而赞赏。只要心中有梦想,怀揣憧憬生命之树同样绚丽多彩。

  友谊是精神的默契,心灵的相通,美德的结合

  卫59级分配来疆的同学,无论是离开新疆的,还是留疆者,都把友谊看作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局外人不可思议和无法理解的。无论哪位同学病了,同学们都会去看望问候,无论哪位同学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他们都会闻风而动,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为同学解决了困难,是他们的最大快乐和幸福。

  段文钧因心脏疾患须做手术,黄亦芬同学小心翼翼地告诉了两位术者中的一位,“这是我的同学……。”其实两位都是她带过的研究生,唯恐两位都知道了,都紧张,会影响手术效果,不告诉吧,又怕不够重视,多么真挚细腻的情感!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她一直站在手术室观看;已是下午三点多了,仍在那里,紧盯着手术台!术者及护士们都说“黄主任,吃点饭吧!”她说:“我不饿,不想吃”,双眼一直凝眸着手术台。使人真正体会到了“同窗如手足”的内涵是多么的厚重,品味到了“友情是人生的美酒”的醉人醇香。尽管岗位不同,性格各异,但是大家都非常珍重友谊,内地同学来疆出差或旅游,大家都视为亲人,热情接待,同学们都称赞新疆同学很热情。远在天涯的游子们通过实践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友谊是一个可靠的支撑,正如一把树伞,夏季可以遮阳避雨,冬季可以遮挡风寒。

  后 记

  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建院100周年之际,我们撰写了这份材料重点介绍了卫59级分配来疆同学的情况,作为向母校百年华诞的献礼。

  我们这些远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学子们,在艰苦环境中含辛茹苦,从不怨天尤人;对待事业认真执著,默默奉献,对待同学亲如手足,胜似亲人;在卫生防疫战线是领军人物,在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中更是出类拔萃,为新疆各族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母校和各位师长培养教育的结果,我们发自内心地感激母校和各位师长的培育之恩。

  这份材料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离开新疆同学的情况,他们都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新疆后,又因故调往内地,但因资料有限,仅对提供了部分同学作了介绍的资料,介绍尽量完全基于事实,略有删节和改动和润色。但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表达不够确切或有疏漏之处,诚望鉴谅。

  段文钧    叶瑞玉

   2012.5  于乌鲁木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